刘韧:怎样培养记者素养
作为记者,我是如何成长的?
第一,向名著学习。
我学中文出身。安徽大学原来有两个专业,一个是”汉语言文学“,一个是”新闻“专业。后来,用人单位普遍认为“汉语言文学”要比“新闻”专业的人做新闻更好。
为什么?因为“新闻”专业的知识表面上有用,貌似离新闻很近,其实很远,而“汉语言文学”反而对新闻写作更有用。
写作需要高效,每一句都要有信息,且信息量尽量更大,怎么样才能做到呢?只有读了足够多的名著,你的语言才更有效率,而不是你掌握了足够多的技巧,你的语言更有效率。在“汉语言文学”专业,能通读更多经典名著。要想当一个好新闻记者,好的写作者,必须读名著,没有捷径。你需要名著打底,没有童子功,想凭空建立语言的体系,很难。
应该读哪些名著呢?古典文学中《史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古文观止》、《红楼梦》等,唐诗宋词里的名篇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的诗。现代文学中像鲁迅的著作、朱自清的散文、戴望舒的诗;当代文学中,莫言、刘震云、格非的著作,他们分别代表了现、当代文学中汉语所能达到的成就。
很多人认为是知识塑造了你,其实是无知塑造了你。你没看过好的东西,才会把不好的东西当作好的东西。文字的素养是硬功夫。如果想要走一个相对的捷径,先把袁行霈主编的《中国文学史》(四卷)读完,它是目前文学史里最好的版本,书里帮你把经典名著作捋出了一条脉络。
第二,多写。
所谓“一万小时定律”。有个纪录片是讲日本人切生鱼片,他切了20年,切出来的生鱼片又好、又薄。写作也同理,多写,多练,没有捷径,
拿写人物来说,当你写到第十个的时候,跟你写第一个时的感悟完全不一样。当你写到第一百个的时候,你的境界自然又不一样。不要说话,闷头写。
第三,向电影导演学习。
电影在过去100年突飞猛进发展,时至今日,电影的表达技巧比小说更高,很多经典的电影我看过无数遍,是为了从中学习建立影像和文字的关系。看电影没那么简单,不是只图个快乐,每次看电影,都是一个学习过程。
怎样看电影?多分析经典电影,多看有导演音轨的电影。看的时候,揣摩导演怎么想?镜头怎么用?要表达什么?同时思考,如果是我,会怎么拍?举个例子:《教父》三部曲,开头都是拍“家庭聚会”的场景,拍了三次,每次不同,很高明。
电影的表达方式更丰富、生动,是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,我们要向导演学习,满脑子都是画面。你的写作能这样吗?如果你做不到,说明你脑子里没有场景感。理想的情况是,当被采访对象在讲的时候,你的脑子里面,也要同时浮现出那个场景,然后你要验证那个场景。如果你不够快,你的经验不够多,你憋在那里,写不出来,是自己的问题。
人们在写作时,通常为了提高效率,自然倾向于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”,学习导演的想象力,能把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创造出来,导演甚至连采访的依据也没有。你写文章的时候为什么写得干巴巴?是因为那些场景你都脑补不出来……写作不要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”把逻辑去掉,变成一个画面,一个故事,一种形象,你的写作才能进入一个新的更高明的阶段。
第四,使用先进技术。
先进的技术是记者生产力的有力保障。我不会轻易使用一个软件或平台,在此之前,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:它能用10年?20年?还是50年?如果不能,我就不会用。对于一个记者而言,你要保证所看到的信息来源至少不是捕风捉影,你选择使用的平台基础设施要稳定,这样你的数据、习惯、资产才不会轻易因为平台或产品的问题,瞬间没了。那要使用工具呢?建议尽量使用Google和苹果的产品。除此之外,还要记得做好多重硬盘备份。
第五,锻炼身体。
身体是干一切事情的基础。我一直强调,写作是一件非常拼体力的事情。如果没有体力,你的采访和写作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。你要有精神头儿,才能干好这些。最简单的方式,每天跑1小时,加上力量训练(练哑铃)增加心肺功能,提升专注力。同时,要吃好,让身体保持在舒适的状态,如果有病先治疗,千万不要耽搁。在我20多岁时,我真是拼了老命在写,累到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,到了“心力憔悴”的地步。到现在我的采访还保持在4小时起步,一点儿没疲态,如果平常不锻炼身体绝对不行。
作者:刘韧
编辑:李欣欣
关注“启魔方” 查标讯 抢商机 订阅即得